个体性与组织化:文科“三大建设”如何再出发?|2019秋季会议笔谈(七)
编者按
9月21至22日,我校2019年秋季工作会议在深圳市光明区召开。本次会议以“坚持‘三个面向’引领,提升‘三大建设’水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主题,旨在凝聚全校上下的智慧,形成对于“三大建设”的广泛共识,并将此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指导,推动科研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努力。全校围绕大会主题,积极学习会议报告精神。近期,我们推出系列笔谈,听听他们的声音。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 谭安奎教授
自学校于2015年正式提出“三大建设”以来,理、工、医科昂扬奋进,在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方面取得了诸多显著进展。比较起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积极探索则一直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困惑和疑虑。其中,“孤独的思想者”一度成为决策者和教授们谈论文科学科特征的话语焦点。
但是,罗俊校长在秋季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化解了人文社会科学院系和学者们的诸多焦虑。校长的主题报告既展现了战略定力,又充满着变革意识。其战略定力体现在,明确强调继续坚定推进“三大建设”。而且,“三大建设”与新时代国家高等教育办学方针的高度契合,也为保持这一战略定力注入了强心剂。其变革意识体现在,提出“三大建设”的推进要更好地适应学科特征。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校长报告明确了学校与院系在“三大建设”中的责任,即院系建团队、学校建平台,强调培育有利于“养士”的软环境,加强学术梯队和学术共同体建设。这些新思路都将促进“三大建设”对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发挥更好的战略引领作用。
从这些积极的调整来看,秋季工作会议事实上提出了“三大建设2.0”,人文社会科学因此必须思考如何再出发的问题。为此,我们首先需要对文科与“三大建设”的关系有新的认识。所谓“孤独的思想者”,更多的是一个可爱、可敬和个性化的文科学者形象,但它并非对文科特征的准确刻画。人文社会科学确实有一个相对突出的特点,那就是知识生产与人才评价的个体化,前者关乎学术研究的工具和方式,后者关乎学术评判的指向和标准。但我们同时可以注意到,即便是人文社会科学,如果要在一些重要的方向、领域或重大的问题上做出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一定要克服个体化作业的局限性。单靠一位学者固然可以提升一门学科在一个研究方向或领域的显示度,但这个方向或领域的实力却需要一群志同道合乃至代际接力的学术队伍去奠基。更不消说,一位杰出的学者只能创立一种学说,一群出色的学者才会形成一个学派。
更为重要的是,“三大建设”的根本导向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在学科建设中体现家国情怀、承担国家使命。这就意味着,“三大建设”完全不排斥个体创造,也不会轻待冷门绝学,它只是鼓励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凝练学科方向,瞄准重大问题,组建学术团队,为学校搭建的大平台提供学术支撑,从而基于学科建设、通过成果转化,最终服务国家战略。因此,文科院系就更有理由、也有空间在此背景下从个体化的知识生产走向适度组织化的学术研究。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朝着“出思想、出理论、出学派”的方向迈进。
当然,文科“三大建设”要达到学校的战略定位和预期目标,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积极行动起来,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是问题意识。以大问题为导向的大项目是“三大建设”的核心,各学科及各方向有必要在重大的问题意识上形成学术共识。这样的问题意识理应体现政治高度(事关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政治使命和国家战略,乃至面向未来的全球治理)、历史深度(面向过去的思想厚重感与面向未来的学术前瞻性)、空间广度(全球眼光、比较视野),唯有如此,才算真正展现了“百年气度和耐心”,才能更好地凝聚归属同一学科但怀有不同兴趣的学者,才能体现校长报告中所强调的“前沿性、综合性、长期性”。若以“三大建设”之名,开展组织化的、但却是短视的“应景”研究,无疑是对学术资源的浪费和学术创造力的戕害。
二是配套制度。“三大建设”是战略,它需要具体的实施策略和制度支持。对于文科的团队建设而言,首先需要识别学术潜力可观且与我们学术志趣相投的同道,以便以久久为功的态度涵育学术和思想。学术共同体建设需要对人才显性的实力、隐性的潜力、合作的美德、认同的情感进行综合判断,这就要求各学科在人才选任和学术评价方面拥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和话语权。
三是组织方式。考虑到文科较强的个体化特征,为开展适度的组织化研究,组织方式十分关键。个中要害,无外乎资源配置与文化建设。健康的组织化研究,应当同时做到个体之间无壁垒、团队内部无等级。理想的学术团队,应该是一个平等尊重、相互成就的合作型、学习型组织,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能在其中得到增长知识、改进方法、扩展视野的学术滋养。这种理想的实现,既需要我们努力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机制,同时,也仰赖学术带头人的胸怀和境界。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对“三大建设”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把学术研究、学科发展与国家使命结合起来,文科完全可以实现个体性与组织化的良性互动,从而在“三大建设”中找到新路径、迈上新台阶。
推荐阅读
--- iSYSU ---
来源: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作者:谭安奎
编辑:陈倩赟
责任编辑:罗志豪
初审:李劲峰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